辽宁大妈海边“放生”大米,是善举还是闹剧? 近日,一段令人瞠目结舌的视频在网上流传。一群大妈运着好几袋大米到海边,依次将整袋大米倒入海里,还念念有词。如此“放生”行为,无疑是对粮食的极大浪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粮食都饱含着辛勤汗水,这般挥霍实在令人痛心。 这群大妈大概率是被错误的祈福观念带偏了,总觉得“放生”万物就能积德行善,却压根没琢磨过,放生的前提是不破坏环境、不浪费资源,大米本是供人果腹的粮食,往海里倒哪是放生,纯属瞎折腾。她们拎着沉甸甸的大米袋往海边走时,或许满脑子都是“积德祈福”的念头,倒米时念念有词的模样,看着虔诚又荒唐——既没考虑过大米能不能被海洋生物食用,也没意识到这般倾倒会造成多大浪费,说到底,是缺乏基本常识,还把“善举”的定义给曲解了。要知道,真正的放生是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灵存续,而不是凭着一腔糊涂念,把有用的物资当“祈福道具”糟蹋,这般行为,撑死算自我感动,跟善举半毛钱关系没有。 谁见过农民种粮的难?春天育秧要蹲在水田埂上,弯腰把秧苗插进泥里,水冷刺骨不说,腰弯久了直起身都得缓半天;夏天顶着三四十度的高温除草施肥,太阳晒得皮肤脱皮,汗珠子砸在地里瞬间蒸发,喝再多水都止不住渴;秋天收割时,要么弯腰挥镰,要么蹲在地里拾穗,一天下来腿酸得迈不开步,晚上躺在床上浑身散架;就连晾晒大米都得盯着天气,怕下雨淋湿发霉,怕刮风刮走颗粒,一粒米从种到收,要熬三四个月,要耗无数心血,哪经得起整袋整袋往海里倒?视频里那些被倒掉的大米,一袋少说几十斤,几袋下来够普通家庭吃小半年,要是捐给社区困难户、乡村留守儿童,或是救助站,能实实在在帮到需要的人,可大妈们偏要往海里倒,看着白花花的大米顺着海浪飘走,谁看了不心疼?这哪是积德,分明是造孽。 更让人糟心的是,往海里倒大米还会破坏海洋生态。大米泡在海水里会快速发酵,产生大量有害物质,污染海水水质,导致周边海域缺氧,鱼虾、贝类会因缺氧死亡;就算有鱼虾吃了大米,也会因消化不良引发肠胃疾病,甚至撑死,原本好好的海域,会被这几袋大米搅得乱了套。之前就有类似案例,有人往河里倒馒头、往湖里倒面条“放生”,最后导致河面飘满腐烂食物,恶臭难闻,鱼虾成片死亡,还得环卫工人花几天时间清理,既浪费人力物力,又破坏生态平衡,大妈们这次倒大米,不过是重蹈覆辙,只顾自己的糊涂念想,全然不顾对环境的伤害。 说到底,这根本不是善举,是披着“祈福”外衣的闹剧,更是对粮食的亵渎、对生态的不负责。善举从来不是靠浪费资源、破坏环境来体现的,要是真有祈福向善的心思,把大米捐给需要的人,或是帮社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比往海里倒米实在多了;就算想放生,也该先了解生物习性和自然规律,比如放生适合当地水域的鱼虾,且经过检疫合格,而不是拿着大米瞎折腾。大妈们的初衷或许不算坏,可方式错得离谱,本质是缺乏对粮食的敬畏心、对自然的认知力,还被错误观念误导,最后把好事办成了糟心事。 粮食安全从来不是小事,每一粒米都值得珍惜,这是刻在国人骨子里的认知;保护生态环境也是每个人的责任,不能凭着个人喜好肆意破坏。希望这些大妈能认清自己的错误,也希望更多人能明白,真正的善举藏在珍惜里、藏在务实里,而非这般荒唐的自我感动式折腾,不然最后既浪费了资源,又破坏了环境,还落得个遭人诟病的下场,得不偿失。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