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吵翻天了, 复旦大学冯玮在微博上发逆天言论了, 随口用了“抗日分子

曼彤说世界 2025-11-23 04:46:07

最近网上吵翻天了, 复旦大学冯玮在微博上发逆天言论了, 随口用了“抗 日 分 子”四个字来说抗 日英雄。结果,立马被网友怼上了,大家说这词是当年日本人和汉奸才这么叫人的,意思就是把中国人当敌人看。 冯玮敢这么随口乱用词,压根不是口误,是他多年来历史立场跑偏的老毛病又犯了。这位顶着复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头衔的人,早年凭着成绩拔尖免试攻读博士,还拿到学校推荐赴日深造的机会,可就是这次留学经历,彻底把他的历史观带偏了——他的日本导师山室信一是狂热的军国主义支持者,日常灌输扭曲的侵华历史认知,再加上后续两年在日本高校任教的经历,让他慢慢站到了侵略者视角,连基本的家国底线都丢得一干二净。回国任教后,他没想着用专业知识传递正确历史,反倒在课堂上公然误人子弟,讲中国近现代史时抹杀革命先烈的抗日贡献,硬说只有国民政府在抗日,学生当场质疑,他竟不屑地让学生去问父辈,那副轻慢倨傲的模样,哪里有半点高校教师该有的担当与敬畏。 更让人怒不可遏的是,他不止一次践踏历史底线,把铁证如山的史实扭曲成洗白侵略者的话术。电视访谈里,他竟将南京大屠杀定性为日军“无奈之举”,诡辩是“误杀”,还胡扯日军没向中国宣战就无需遵守国际法,屠杀俘虏也“理所当然”,把日军有组织、有计划的反人类暴行,轻描淡写说成战场混乱导致,这番颠倒黑白的言论,是对三十多万遇难同胞的亵渎,更是对历史正义的公然挑衅。他还在个人博客里造谣狼牙山五壮士事迹,抹黑人民军队素质,甚至颠倒因果,称卢沟桥事变、侵华战争爆发是中国“逼迫”日本所致,每一句都戳中民族痛处,每一字都暴露着亲日崇外的本质。 这般持续输出伤害民族情感的言论,终究没能逃过追责,复旦大学最终开除了他的教师岗位,彻底终结了他误人子弟的资格。可他没半点悔改之意,后续转型搞起赴日留学推广,在短视频里大肆鼓吹赴日留学能“逃避内卷”,把日本塑造成理想发展地,可连日本战国史基础常识都能出错——讲解本能寺之变时,竟把公认的1582年发生年份说成1580年,连普通历史爱好者都不如,所谓的“专业研究者”光环,早被自己的轻率与无知摔得粉碎。 这次用“抗日分子”称呼英雄,网友怼得半点没错。当年华北沦陷区的伪报纸上,日军和汉奸骂杨靖宇、赵尚志等英烈,用的就是这词,本质是把保家卫国的抗争者污名化,站在敌人立场矮化正义。冯玮深耕日本史多年,不可能不清楚这个词的贬义语境,他刻意使用,要么是漠视历史尊严,要么是骨子里就没把抗日英雄当英雄。更可笑的是,他后来还拿“爷爷是抗日分子”当借口,说自己作为抗日后代都不激动,普通网友是瞎激动,全然忘了祖辈的爱国功绩,是民族精神的传承,不是他淡化民族情感、压制同胞正义发声的“挡箭牌”。 公众的愤怒从不是小题大做,而是对历史正义的坚守,对英烈尊严的捍卫。历史从不是任人揉捏的橡皮泥,抗日英雄用鲜血换来了民族存续,他们该被称作志士、脊梁,而非带有污名化色彩的“分子”。冯玮的落魄结局,是他自食恶果——作为历史研究者,不敬畏历史;作为中国人,不守家国底线,反倒为侵略者站台,丢了学者良知,也失了做人根本,被舆论唾弃、被时代抛弃,一点都不冤。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曼彤说世界

曼彤说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