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终于有人,敢说实话了!乌克兰前外长库列巴公开承认:冲突结束后,乌克兰,可

易云的世界 2025-11-26 13:47:22

乌克兰,终于有人,敢说实话了!乌克兰前外长库列巴公开承认:冲突结束后,乌克兰,可能将失去部分领土!   库列巴的表态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建立在一个已经无法忽视的现实之上,截至2025年秋天,俄军已经实际控制了乌克兰大约20%的国土。这不是什么地图上的模糊边界,而是实打实的土地。   从东部重工业区到克里米亚陆桥,都是战略要地,更揪心的是就在今年春夏,乌军又丢了130多个定居点,总面积超过3500平方公里,这不是小打小闹,是一连串倒退。   乌克兰当然尝试过反攻,但进展有限,甚至可以说是止步不前,更沉重的是,战争的代价已经压得乌克兰社会喘不过气,军队伤亡数字可能已经超过50万,征兵年龄一路上调到60岁,连退休的老人都要上战场。   与此同时GDP掉了三分之一,农业产量砍半,基础设施的损失高达1500亿美元,一个国家能承受多久这样的透支?   民间的情绪也在变化,基辅街头的咖啡馆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低声讨论:“这场仗,到底还要打多久?”曾经的“全面胜利”如今成了遥不可及的口号。   库列巴提到了一个颇具分量的历史案例,那就是芬兰,在1939年到1940年的苏芬战争中,芬兰浴血奋战,最后还是割让了11%的国土。听起来像是失败?但换来的是国家的完整和独立。   后来芬兰专心搞建设,成了今天北欧高福利的代表,还顺利加入了欧盟和北约,失地并没有把芬兰拖入深渊,反而让它赢得了长远的稳定。   库列巴没明说要复制芬兰的路,但他话里的意思很明显:如果不能全赢,那是不是该学会从失败中找活路?他强调即便要谈判,也必须在主权完整的框架下进行,避免陷入“冻结冲突”的尴尬局面。   所谓“冻结”,其实就是战不动也谈不成,日子一天天耗下去,最终的结果是国家衰败,而不是等来奇迹。   这个观点一抛出,马上引发多方回应,俄罗斯当然抓住机会,第一时间宣称乌克兰“终于承认失败”,西方盟友的表态则耐人寻味。美国和德国还在持续军援,但背后也在悄悄推动谈判。   据传特朗普阵营甚至已经提出了“领土交换”方案,要求乌克兰承认俄占区以换取停战,法国和德国不愿意背负“逼乌投降”的形象,但援助效率明显下降,换句话说乌克兰其实正被推向一个必须自己做选择的十字路口。   当然乌克兰国内的态度依然强硬,总统泽连斯基明确表示,不会承认任何领土损失,议会也立下三条红线:不放弃领土、不放弃加入西方组织的权利、不削弱国防能力。   民意调查更强硬,75%反对领土让步,91%拒绝接受美俄主导的谈判,可以说哪怕战局不利,大多数乌克兰人也不愿意低头。   问题是这种“硬气”能维持多久?库列巴自己就提醒过,任何签署割地协议的人,都可能面临“物理风险”。   在乌克兰现在的政治环境里,谁敢妥协谁就可能被打成“卖国者”,泽连斯基本人若是退让,恐怕连任都难保,更别提国内可能爆发的政治危机。   眼下摆在乌克兰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芬兰模式,承认现实,止损换重建,把剩下的国土发展好,争取加入欧盟、北约,保住国家的“骨架”;另一条是亚美尼亚模式,嘴上不让步,实际上长期对抗,寄希望于未来某天“反攻复国”。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胜负问题了,而是一场关于“如何活下去”的选择题,保住尊严,还是保住家园?继续坚持政治正确,还是勇敢面对现实?库列巴这次“说实话”,其实就是在逼乌克兰社会做出一个艰难但必须的决定。   战争打到现在乌克兰已经很难再靠“信仰”续航,西方的援助,早就从“义不容辞”变成了“成本核算”。   美国要选举,欧洲要过冬,乌克兰不能再指望别人永远为它买单,更何况所谓的“支持”,很多时候只是维持现状,并不真正解决问题。   站在中国的角度看,这场冲突本质上是大国博弈下的典型案例,乌克兰是棋子,不是棋手,当局势进入持久战,棋子往往是首先被牺牲的。   库列巴的发声,像是一种试图自救的挣扎,他提醒所有人:战争不是英雄主义的舞台,而是现实主义的演算。他用“芬兰模式”不是为了投降,而是想告诉这个国家:如果不想全盘皆输,就得学会在退中求进。   但问题是乌克兰还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还有多少民众愿意为“全面胜利”继续承受伤亡和破产?如果现在不做选择,未来很可能连选择的机会都没有。   参考资料: 俄乌突变!知情人士:美国准备承认克里米亚属于俄罗斯!克宫:协议已失效,普京未下令!专家:冲突可能升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19 王毅会见乌外长库列巴 “我们始终站在和平一边” 看看新闻Knews 2022-09-24

0 阅读:82

评论列表

村口蹲一狼

村口蹲一狼

3
2025-11-26 19:42

这外长一看就是和司机一路货。什么样的结果,都能粉饰成胜利。

猜你喜欢

易云的世界

易云的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