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若中国不偿还清朝的债务,美国也将不承认欠华的几千亿债。2025年,美媒突然拿出了清朝的债券,向我国索要一笔1.6万亿的巨额债务。他们称这是清朝欠下的,并且扬言,我国要是不还这笔钱,那他们欠我国的八千多亿也就不算数了。 1911年当时清政府为修建湖广铁路,被迫向英美法德四国银行团发行650万英镑债券。这些带着殖民烙印的债务,本质是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的工具——铁路运营权、收益权悉数落入外国资本手中,清政府不过是个“提线木偶”。 1913年民国政府成立后,虽承认部分债务以换取国际支持,但政权更迭频繁、经济崩溃的现实,让这些债券逐渐沦为废纸。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外交部公告》明确宣布:“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及债务,概不承认。”这一立场在1979年中美建交时得到美国国务院书面确认,彻底为历史债务划上句号。 然而,这场本该终结的闹剧却在2018年死灰复燃。美国田纳西州众议员马克·格林率先发难,联合亚利桑那州参议员玛莎·麦克萨利,向国会提交决议案,要求中国偿还“债券持有人”1.6万亿美元。 他们手中的“证据”是几张泛黄的债券存根,按照4%-6%的复利计算,百年本息竟膨胀至天文数字。更荒诞的是,同一批人在2018年索赔7500亿美元,2019年加码至1万亿,2020年直接翻倍——这种随意加价的“债务拍卖会”,连美国财政部都看不下去,评估后认定“缺乏法律基础”。 这场政治秀的背后,是美国深陷的债务泥潭。截至2025年8月,美国国债突破37万亿美元,相当于每个美国人背负近11万美元债务。美联储为应对通胀连续加息,反而推高偿债成本,形成“借新还旧”的恶性循环。 与此同时,中国持有的美债规模从2013年高峰的1.3万亿美元降至7590亿美元,且仍在持续减持。这种“用脚投票”的资产配置策略,让美国政客如坐针毡——若中国继续抛售美债,可能引发全球投资者效仿,动摇美元霸权根基。 于是,“清朝债券”成了转移矛盾的绝佳工具。2020年8月,格林在众议院挥舞债券样本,宣称“中国欠我们的钱,足够抵消欠中国的钱”。这种“以古董换现钞”的逻辑,实则暗藏三重算计:通过炒作历史问题,掩盖美国自身债务治理失败。 试图绑架中国继续购买美债,维持美元流动性;其三,迎合国内反华情绪,为政客捞取政治资本。就连美国媒体都承认,这些决议案“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效力”,国会从未通过任何相关法案。 从法律层面看,美国的行为堪称“双重标准”。1865年南北战争后,美国联邦政府直接拒绝承认南方邦联的债务,理由是“分裂政权欠的债与新政府无关”。 如今却要求中国为清朝买单,这种选择性失忆暴露了其霸权心态。国际法明确规定,“恶债不偿”是主权国家继承的基本原则——那些在武力胁迫下签订的债务,新政权有权拒绝承认。 1982年阿拉巴马州法院曾一审判决中国偿还4130万美元,但中方据理力争后,美国司法部最终撤销判决,承认中国享有主权豁免权。 这场闹剧的结局早已注定。中国持续推进外汇储备多元化,黄金储备增至2068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覆盖109个国家,与30国签署本币互换协议。 这些举措不仅降低对美元的依赖,更为全球提供去美元化方案。反观美国,若真敢赖掉8500亿美元国债,将直接摧毁美元信用体系——全球投资者会疯狂抛售美债,利率飙升引发经济崩溃,最终反噬美国自身。 当美国政客忙着翻历史旧账时,中国正以实际行动构建新金融秩序。这场跨越世纪的债务博弈,终将证明一个真理:霸权思维终将败给历史潮流,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 对于这场闹剧,你如何看待美国政客的“债务碰瓷”行为?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美媒:若中国不偿还清朝的债务,美国也将不承认欠华的几千亿债。2025年,美媒突然
鉴清评趣
2025-09-09 11:40:1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