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来了挡不住,巴基斯坦瞬间成为香饽饽!   阿拉伯国家纷纷加入巴沙同盟,愿意出

波览历史 2025-09-22 11:45:49

机会来了挡不住,巴基斯坦瞬间成为香饽饽!   阿拉伯国家纷纷加入巴沙同盟,愿意出钱取得巴基斯坦的军事保护!   9月的中东局势突变,当地时间9月9日凌晨,以色列战机突袭卡塔尔首都多哈的一栋办公楼,这里不仅是哈马斯谈判代表驻地,更是卡塔尔作为中东调解人的象征据点。   令人震惊的是,空袭发生时美军在卡塔尔的乌代德基地近在咫尺,却未采取任何拦截行动。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事后仅轻描淡写呼吁“各方保持克制”,这种冷漠反应让海湾国家彻底看清了美国安全承诺的不可靠。   短短一周后,沙特与巴基斯坦在利雅得签署《战略共同防御协议》,卡塔尔和阿联酋紧接着申请加入,中东安全格局正在快速重塑。   这纸协议的核心条款极具震撼力:第三方对任一国家的攻击将被视为“对两国的侵略”。沙特高级官员明确表示,这是“涵盖所有军事手段的全面防御协议”,外界普遍解读为包括巴基斯坦的核保护伞   。作为伊斯兰世界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巴基斯坦的“沙欣-3”导弹射程足以覆盖中东全境,这让没有核武器的沙特获得了实质性战略威慑力。   而沙特则以石油美元反哺,承诺向巴基斯坦提供50亿美元无条件援助,并支持其采购先进军事装备。这种“石油美元换安全保障”的合作模式,精准解决了双方的核心诉求。   海湾国家转向巴基斯坦并非偶然,而是数十年信任积累的结果。自1967年以来,巴基斯坦已为沙特培训超过8000名军事人员,如今沙特军队中每7名军官就有1名由巴方培养。   1990年海湾战争期间,巴基斯坦派遣一个师兵力驻守沙特边境;2015年也门内战时,巴军连夜进驻保护沙特油田。   更重要的是宗教文化认同,巴基斯坦特种部队在守卫麦地那先知清真寺时的虔诚态度,让沙特王室觉得比雇佣外国雇佣兵更可靠。   这种深厚联系,在以色列空袭卡塔尔引发地区安全恐慌后,自然升级为更紧密的同盟关系。   美国在这场变局中陷入尴尬境地。特朗普政府原本计划拉拢巴基斯坦军方,夺回阿富汗巴格拉姆空军基地以牵制中国和伊朗,但巴沙同盟的形成让这一计划彻底泡汤。   塔利班已明确表态“敢回来就开火”,俄罗斯更是联合上合组织卡住美军后勤补给线。   而美国与海湾国家关系持续降温,沙特公共投资基金过去三年悄悄减持了一半以上的美国资产,从420亿美元降到200亿美元。   当海湾国家发现花几千亿美元买的美式装备在以色列空袭面前毫无作用时,转向巴基斯坦成为必然选择。   印度的焦虑则直接体现在能源安全上。作为沙特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印度每天从沙特进口65万桶原油,占其进口总量的18%,而印度80%的能源需求依赖进口,战略石油储备仅能维持35天。   沙特明确表示深化与巴基斯坦的安全合作“不以牺牲与印度关系为代价”,但这种平衡术难以消除印度的担忧。   印度网友在社交平台热议:“我们花了那么多钱讨好沙特,现在才发现关键时刻不如巴基斯坦的兄弟情管用”。这种焦虑已反映在印度股市,能源板块近期持续下跌。   中国虽未直接参与同盟,却成为重要技术支撑者。沙特部署的中国“寂静狩猎者”激光防空系统实战拦截成功率达93%,单次拦截成本仅1美元,远低于美制“爱国者”导弹的80万美元。   随着巴基斯坦获准将中式装备用于沙特防务,中国武器在中东的部署范围大幅扩大,传闻中的40架歼-35A战斗机出口前景也更加明朗。   这种“沙特出钱、巴基斯坦出军力、中国出技术”的三角模式,正在重塑中东安全架构。   同盟的扩张势头仍在延续。9月20日,海湾沿岸联合演习启动,巴基斯坦舰艇与沙特护卫舰协同演练反舰和反潜科目,双方情报系统已通过光纤连通实现数据实时共享。   计划中的“兄弟卫士-2”联合军演将纳入特种作战和联合防空科目,沙特还将向巴基斯坦开放红海军事基地使用权。   经济领域合作同样深入,沙特阿美与中国企业合作在巴基斯坦建设日处理30万桶原油的炼油厂,投产后能满足巴方60%的成品油需求。   巴沙同盟的崛起标志着中东安全秩序的重大转变。过去美国主导的“军售换安全”模式被证明不可持续,而基于宗教认同、实战能力和经济互补的新型安全架构正在形成。   对巴基斯坦而言,这不仅带来经济援助,更使其安全利益从南亚拓展至西亚,显著提升地区影响力。对沙特等海湾国家来说,这是在全球秩序变动中寻求自主安全的重要尝试。   从以色列空袭卡塔尔到巴沙同盟扩容,短短半个月内中东经历的安全觉醒,正在改写地区力量格局。当富裕的海湾国家主动向巴基斯坦寻求保护时,国际秩序的深刻变革已不言而喻。   这种基于现实需求的自主选择,或许会成为未来地区安全合作的新样板。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来评论区聊聊。     信息:巴沙签军事协议,多国受震动 2025-09-19 14:06·环球时报

0 阅读:51
波览历史

波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