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刚公布福建舰弹射起飞视频 美国紧接着就公布六代机动画 2025年9月22日,两条军事动态在全球引发关注。先是央视新闻发布了福建舰空警-600舰载预警机成功弹射起飞的视频,画面中战机在电力驱动下瞬间加速升空。 美国波音公司转头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第六代战机F-47的动画视频,却被网友发现只是静态图片的简单动态处理。这两件几乎同时发生的事,展现了中美军事科技发展的不同路径。 福建舰此次公布的弹射训练意义重大。从视频中能看到,空警-600在起飞位准备就绪后,放飞小组快速完成连接工作,随着信号指令下达,电磁弹射器立即启动,将这个"空中雷达站"在短距离内加速到起飞速度。 这种用电能精准推送飞机的技术,解决了传统蒸汽弹射的诸多问题。它能根据不同机型调整推力,不管是重型战斗机还是轻型无人机都能安全起飞,而且从启动到准备就绪只需15分钟,比蒸汽弹射节省大量时间。 并且这次训练不是单一机型的尝试。海军相关部门证实,歼-35隐身战机和歼-15T重型战斗机之前已经多次完成类似训练。 这三型战机各有职责,空警-600负责远距离探测和指挥,就像整个编队的"千里眼"和"指挥中枢";歼-35凭借隐身优势负责争夺制空权;歼-15T则承担火力打击任务。 它们配合起来,形成了从发现目标到精准打击的完整作战链条。军事专家分析,这种体系化作战能力让福建舰的打击范围大幅扩展,能够覆盖西太平洋第二岛链,这意味着中国海军在远海的综合攻防能力有了实质性提升。 现在辽宁舰、山东舰已经形成战斗力,加上即将入列的福建舰,中国海军将具备三航母协同作战的能力。 这意味着可以形成两套甚至三套防空圈和补给体系,一艘航母进行补给时,其他航母能继续执行任务,保证作战的持续性。 就在福建舰展示实机训练成果的同一天,波音公司公布的F-47六代机动画却引来不少质疑。这段不到一分钟的视频里,战机没有任何飞行或作战场景,只是之前公布的概念图在屏幕上旋转缩放。 配文写着"主宰明日的天空",但网友并不买账,有人调侃"用手机软件几分钟就能做出来",还有人直言这更像"PPT展示"。这些评论反映出公众对这类宣传的不满。 波音公司的六代机项目确实面临不少困难。根据美国《防务新闻》报道,F-47项目从2007年启动至今多次停滞,研发费用从最初的80亿美元涨到现在的300亿美元,单机成本预计高达3亿美元。 另外,负责研发的波音公司在隐身战机领域经验不足,美国之前的F-22、F-35等隐身战机都是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的。 虽然美国空军参谋长戴维·阿尔文宣布F-47正在制造,预计2028年首飞,但这个时间点比最初计划已经推迟了五年,能否按时完成还是未知数。 对比中美两国的发展模式,差异很明显。中国采取的是稳步推进的策略,从辽宁舰的滑跃起飞,到山东舰的改进,再到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每一步都有实际装备和训练作为支撑。 这种扎实的发展路径让中国海军在短短十几年里,实现了从没有航母到拥有多艘航母的跨越,而且每艘航母的技术水平都在不断提升。 美国则更倾向于先宣传概念再推进研发,这种模式容易导致项目延期和成本失控。 波音公司近年来在多个军工项目上出现问题,比如T-7A教练机交付延迟,KC-46加油机存在质量缺陷等,这些都让人对其能否顺利完成F-47项目产生怀疑。 而且美国军工项目大多由单一公司主导,缺乏足够的竞争和协同,这可能也是导致研发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 从国际反应来看,各国军事观察家更关注实际能力的提升。福建舰展示的体系化作战能力和电磁弹射技术,让中国海军在远海作战中具备了更强的威慑力。 这种能力不仅体现在单舰性能上,更体现在整个航母编队的协同作战和持续保障上。未来,随着福建舰正式入列,中国海军可以更好地维护国家海外利益,在更广阔的海域执行任务。 而美国六代机的研发困境,反映出其军事科技发展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过度依赖概念宣传而缺乏实际进展,不仅会影响军事实力的提升,还会消耗公众的信任。 网友对F-47动画的调侃,实际上是对这种"重宣传轻实效"模式的不满。 军事科技的竞争是长期的,需要脚踏实地的技术积累和体系化的发展策略。 福建舰的每一次进步,都是中国军工体系协同创新的结果,从电磁弹射的核心技术到舰载机的配套研发,涉及多个领域的共同突破。 这种全面发展的模式,让中国在航母技术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 信息:2025-09-23 09:37·《环球时报》官方账号 美国公布六代机动画
歼35、歼15T升力惊人,未达舰艏,已脱钩放飞。美国航母弹射器是要把飞机拽到了
【37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