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快四年的俄乌战争,只有两个结果:要么彻底分出胜负;要么战场外溢、升级。长期的消耗,谁也受不了。影响乌克兰胜败的是北约。如果北约不下场参战,乌克兰绝无胜算。 很多人觉得乌克兰要是没外援,早撑不住了。这话不假。北约这些年给的援助堆起来能绕地球一圈,从防空导弹到坦克,从情报共享到训练营,全是实打实的。但关键是,北约从来没派一兵一卒直接上战场。这点从他们自己的声明里就能看出来:他们说这是帮乌克兰自卫,但红线画得死死的,不让导弹打太深进俄罗斯境内。结果呢?乌克兰的反攻试了几次,2023年在扎波罗热那边推进了点,但2024年就卡壳了。到2025年10月,俄罗斯还在东部分寸寸地啃地盘,乌克兰的伤亡数字据西方估算已经超50万,经济更是烂摊子,GDP缩水三成多。假如北约真下场,派部队或允许无限制打击,那局面可能翻盘。但现实是,他们顶多给情报,比如最近美国情报机构开始分享俄罗斯能源目标的位置数据,让乌克兰的无人机或导弹能打得准点。可这够吗?显然不够。想想看,如果北约真参战,那不光是欧洲的事儿,得牵扯全球供应链和能源价格。 再想想俄罗斯那边。普京从头到尾就没打算速战速决,早把这当成一场持久拉锯。他们的策略简单粗暴:用人海战术顶,靠无人机和导弹耗。2025年9月底到10月初,俄罗斯连续几次大空袭,基辅和哈尔科夫的能源设施被炸得七零八落,五个人直接没了,几十个伤。俄罗斯国防部说这是打军事目标,可乌克兰人冬天取暖都成问题了。这不就是明摆着用冬天当武器吗?俄罗斯的经济也扛着呢,西方制裁咬牙顶着,靠卖油气给中国和印度续命。但他们也知道,拖太久不是事儿。内部征兵压力大,士兵损失据说有20多万,士气低迷。普京最近在联合国那边的表态,表面上说欢迎谈判,骨子里威胁说不谈就用武力结束。问题是,他们的“大国后盾”在哪儿?中国和伊朗给零部件和情报,朝鲜甚至送了些弹药,但没人真想让俄罗斯崩盘,因为那会乱了欧亚的地缘棋盘。假如俄罗斯真倒了,北约东扩就没人挡了,整个欧洲安全格局得重画。? 说到消耗,谁都吃不消。这场仗打到现在,双方加起来死伤上百万,乌克兰的难民流了上千万,城市废墟一片。俄罗斯的预算今年军费占GDP的6%,通胀压着,卢布晃荡。乌克兰更惨,靠援助过日子,美国特朗普上台后援助节奏变了,先是说让乌克兰让地儿换和平,现在又转口风,说支持乌克兰打回原样,还考虑给战斧导弹的情报支持。但这变卦来得快,背后是选举算盘和对升级的忌惮。欧洲那边,冻结的俄罗斯资产3000多亿欧元,他们想拿来贷给乌克兰修基础设施,可俄罗斯直接警告,说这是偷窃,会报复。结果呢?欧盟开会讨论了半天,还在扯皮。全球影响也大,粮食价格因为黑海航道封了,涨了20%,非洲和中东的饥荒加剧。能源呢?欧洲天然气价翻倍,德国工厂关门潮来袭。这不光是两国的事儿,全世界都跟着遭罪。 可能的结果只有两个,彻底分胜负,或者外溢升级。分胜负听着简单,可谁赢?乌克兰要全境收复,俄罗斯要吞并四个州加克里米亚,这俩目标对不上。谈判桌子上,特朗普想推个框架,冻结战线换停火,但泽连斯基不干,说那是投降。俄罗斯呢,普京要安全保证,不让乌克兰进北约。可北约的华盛顿峰会刚过,重申乌克兰未来是成员,这不是火上浇油吗?所以,短期看,分胜负难。升级的风险倒大。俄罗斯飞机最近老往波兰和立陶宛边境晃,北约战机升空拦截,擦枪走火的可能随时有。普京还放话,如果欧洲军备化太猛,会硬怼。想想核门槛,俄罗斯的核演习刚结束,美国的情报显示他们部署了更多战术核弹头。这不是吓唬人,专家说,误判升级的概率在升。另一个外溢点是黑海,土耳其的谷物协议早黄了,船队被炸,周边国家卷入经济战。假如北约真给长程导弹,俄罗斯说会视作直接介入,那波罗的海或北极的摩擦就得爆。 逻辑上,这仗的核心是地缘博弈。俄罗斯觉得北约东扩威胁自家后院,乌克兰想靠西方抱团取暖。大国们呢,美国想遏俄,中国不想欧亚乱套,印度中立卖油。结果就是没人想全赢,全输更可怕。2025年被智库叫“决定年”,因为援助疲劳来了,美国国会辩论军援,欧洲预算紧巴巴。乌克兰的“胜利理论”变了,从收复失地到“战略中和”——让俄罗斯打得没意思,耗死它。但这得北约加码才行。可北约内部裂痕大,匈牙利和斯洛伐克老唱反调。俄罗斯也一样,经济制裁咬牙,但军工转得飞起,靠伊朗无人机和朝鲜炮弹顶。长远看,这会重塑世界格局。欧洲安全靠北约,能源从俄转向中东和美国液化气,全球军售热起来,中国在“一带一路”上绕开风险。
打了快四年的俄乌战争,只有两个结果:要么彻底分出胜负;要么战场外溢、升级。长期的
裂谷长河娱乐
2025-10-05 21:45:42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