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这一刀捅得可真够狠!中美贸易战打得火热的时候,日本突然跟进制裁,断供了十多种关键半导体材料,比如光刻胶、氟化氢这些“芯片粮食”。 2024年中美贸易战打到白热化阶段,双方在日内瓦刚谈完关税缓和,日本转头就甩出一记重拳:经济产业省宣布对华禁运光刻胶、高纯度氟化氢等十多种半导体关键材料。 这刀捅得又准又狠:光刻胶是芯片电路的“画笔”,氟化氢是芯片清洗的“肥皂水”,没了它们,再先进的芯片厂也得停摆。 更绝的是,日本选在中美关系微妙缓和的节骨眼出手,明摆着要当美国“科技围堵”的马前卒。当时咱中国芯片厂直接傻眼。 有相关工厂的采购总监在紧急会议上拍桌子:“光刻胶库存只剩68天,氟化氢顶多撑75天!”生产线上的光刻机没了光刻胶,简直成了废铁堆里的摆设。 日本企业这招“断粮战术”,差点让中国芯片制造陷入90天倒计时危机。日本这波操作可不是一时冲动。 全球光刻胶市场,日本公司占了72%的份额,高端产品更是九成以上捏在信越化学、JSR等日企手里。 氟化氢也一样,七成市场被日本巨头把控。咱中国当时光刻胶进口依赖度高达75%,高端芯片用的材料几乎全靠日本。 日本嘴上说是“配合国家安全”,心里拨的算盘响着呢:一边向美国表忠心,一边想巩固自家材料垄断地位,顺带打压中国半导体崛起。 但日本也没把路彻底堵死:禁运清单悄悄放过了光伏、显示屏用的普通材料,成熟制程光刻胶还能申请许可。显然,日本既想卡中国脖子,又舍不得丢掉中国这个全球最大半导体市场。 断供令一下,国内芯片厂瞬间乱套。有厂长苦笑:“就像饭店灶台火正旺,突然没菜下锅。”中芯国际等企业的28纳米以下先进制程产线直接告急。 为了保汽车芯片订单,不得不先暂停先进工艺,回头搞65纳米老技术。更麻烦的是光刻胶保质期短,只有六个月,囤货都来不及。 但中国人最擅长的就是“逼出潜力”。国家半导体基金紧急砸了50亿元支持研发,上海、江苏等地给国产替代企业最高2000万补贴。 日本本以为能靠断供掐住中国命脉,没想到先疼的是自己。断供令发布当月,日本对华材料出口额暴跌42%,JSR股价一天蒸发15%。 东京应化等巨头季度利润直接腰斩,索尼传感器订单砍了三成。更讽刺的是,中国国产光刻胶出货量反而逆势增长317%,日本企业眼睁睁看着市场被自家政策送给了对手。 这次对中国的制裁,被咱中国直接祭出稀土出口管制反制,五年内把芯片自给率从15%提到30%。网友调侃:“日本这是助攻王啊,逼得中国赢麻了!” 这场断供风波最深的教训就一句话:核心技术靠化缘要不来,得靠自己干。以前总觉得全球分工靠谱,日本一断供才惊醒:供应链安全比效率重要。 现在咱中国半导体材料自给率噌噌涨:氟化氢从40%冲到85%,光刻胶替代率做到30%。实验室里灯火通明,高校半导体专业招生暴增40%,全行业憋着一股劲要“自主可控”。 日本半导体材料协会后来在报告里写了句大实话:“中国企业的研发速度超出预期。”而咱中国的答案更干脆:封锁越狠,突破越快。 日本这刀捅得狠,却意外捅破了一层窗户纸:依赖施舍永远受制于人,自力更生才能挺直腰杆。 当中国芯片厂用国产光刻胶造出28纳米芯片时,日本企业或许会想起断供那天:他们亲手给对手递上了磨刀石。这场博弈没有赢家,但谁先放弃幻想,谁就能抢到先机。
日本这一刀捅得可真够狠!中美贸易战打得火热的时候,日本突然跟进制裁,断供了十多种
周律鸣法
2025-10-20 19:52:5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