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真被我猜中了! 美国突然宣布 11月1日就要到了,美国打算对中国卡车和零件加25%的税,客车加10%,签证也 tighter 了,几千个学生的签证被取消,这些都不是传闻,是美国政府自己公布的,离政策生效只剩8天,大家开始算这笔账。 这场关税风暴早有实锤,10月17日特朗普已签署行政令,把对中重型卡车及零件的25%关税和客车10%关税钉死在11月1日执行。这哪是贸易调控,分明是精准打击的单边制裁。 中国汽车零部件对美年出口额高达997.7亿元,占比13.5%。关税落地后,每辆进口车成本预计暴涨6000-8000美元,终端售价跟着涨15%-20%,整条产业链都要扛下这波冲击。 受伤的不只是巨头,连中国特色的“老头乐”都没能幸免。去年对美出口的10.5万辆整车里就有它的身影,关税叠加成本上升,小众市场的生存空间被狠狠挤压。 签证收紧更是诛心之举,美国国务院和国土安全部联手织网,一边撤销签证,一边修改规则让SEVIS账号同步终止,形成闭环驱逐的操作。所谓“关键领域”的界定模糊不清,全凭美方随意解读。 目前有超过27.7万名中国留学生在美国求学,占当地国际生总数的四分之一。几千个签证被取消只是开始,后续更多学生可能面临学业中断、被迫离境的困境。 美国这套操作的逻辑根本站不住脚,不过是借“国家安全”的幌子转嫁内部矛盾。就像复旦大学专家指出的,先自己制造问题,再逼着别人来谈判解决,纯属霸权式的强盗逻辑。 中国企业也没坐以待毙,道通科技、瑞可达等零部件企业加速布局海外工厂,通过符合美墨加协定的本地化生产规避关税,用技术升级和全球化策略硬刚贸易壁垒。 贸易战从来没有赢家,美国的单边行动不仅破坏全球产业链稳定,最终也会反噬自身。车企成本上涨、消费者买单、学术交流受阻,这笔损人不利己的糊涂账,美方早该清醒算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