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目前日本肆意挑衅中国红线的“中日关系”,但凡是打着什么“中日学校、中日医院、

未央细说 2025-11-25 16:17:33

鉴于目前日本肆意挑衅中国红线的“中日关系”,但凡是打着什么“中日学校、中日医院、中日铁路、中日道路、中日旅游街、中日慈善机构”等等涉及“中日”两个字的任何组织、任何机构、任何团体,都应该积极顺应国家号召、国民民意。要立即更名,立即纠正,不能再让所谓的“中日友好”虚伪绑架中国人。   日本近期在触碰中国红线这件事上,真是越来越毫无顾忌,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公然抛出“台湾有事”就是日本“存亡危机”的谬论,甚至话里话外暗示要动手介入,这并非孤立事件——自民党多名议员近期接连在党内外会议上炒作“台海安全架构”,更有政客联名提交所谓“台海紧急应对法案”草案,试图将干涉行径制度化。   咱们这边先后16次严正交涉,日方却轻飘飘一句“这是个人见解”就想蒙混过关,把国家层面的战略挑衅包装成私人言论,这种既想挑事又不想负责的伎俩,着实让人不齿,更过分的是,日本外相在G7外长会上还拉拢盟友发表涉台声明,试图将单边立场扩大为“国际共识”,嘴上的狂言还没落地,实际行动上的越界就更没停过。   核污水那档子事,日本做得更是让全球侧目,明明有长期储存、水泥固化等更安全的处理方式,却偏偏要把超过130万吨核污染水往大海里排,美其名曰“经过处理达标”,可连他们自己的渔业团体都连续发起抗议,北海道渔民更是直接把放射性检测报告甩到经济产业省门口。   更离谱的是,日本出口海产时对核污染风险避而不谈,却要求国内市场销售的同类产品标注辐射值,这种双重标准的做法,把全球海洋安全当儿戏,国际原子能机构内部报告都承认“长期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可日本政府不管不顾,还倒打一耙指责周边国家“反应过度”,这种毫无担当的态度,哪有半点负责任国家的样子。   军事上的动作更是透着一股剑拔弩张的味道,日本近些年跟在美国身后,把“印太战略”当幌子,频繁拉着其他国家搞联合军演。光是今年上半年,就先后在南海与美菲举行“肩并肩”联合演习,在琉球群岛附近开展美日“利剑”夺岛演练,甚至首次邀请北约国家参与台海周边巡航,演习规模一次比一次大,科目从常规反潜拓展到“岛屿防卫”“网络战”,针对性越来越明显。   更值得警惕的是,日本2025年度国防预算再创新高,达到GDP的2.1%,其中大部分用于采购远程导弹和西南诸岛军事基地建设,还计划在鹿儿岛部署新型反舰导弹部队,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在借着“联合防卫”的幌子,不断强化在周边海域的军事存在,其扩张野心昭然若揭。   再看看那些打着“中日”旗号的机构团体,表面上都贴着“友好合作”的标签,可细究起来,有些运作却透着不对劲。   本该是促进交流的平台,却在历史认知上玩起模糊战术——有的中日学校教材里将“侵略”表述为“进出”,有的中日旅游街刻意淡化慰安妇历史纪念馆的存在,甚至在文化交流活动中偷偷展示美化战争的展品。   更有甚者,部分所谓“中日慈善机构”接受日本右翼团体资助,却在国内开展活动时避谈资金来源,这种打着友好幌子、实则暗藏小心思的做法,不仅违背了合作初衷,更是在消耗中国民众对真正友好交流的信任,让“中日合作”四个字逐渐变了味。   面对日本的步步紧逼,咱们国家也没惯着,先是加强了对日水产品的检验检疫力度,不仅将检测项目从原来的5项增加到12项,还对来自福岛等10个都县的产品实施100%抽样检测,一旦发现超标立即退运销毁,绝不让有安全隐患的产品流入国内市场。   在合作机构监管上,相关部门启动专项审查行动,要求所有中日合作机构限期报备资金来源和活动方案,对那些借“中日合作”之名行不当之事的组织,该整改的整改,该取缔的取缔。   外交层面更是寸步不让,在联合国大会、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场合多次发起提案,呼吁建立核污染水全球监测机制,同时联合韩国、太平洋岛国等利益相关方形成维权合力,戳穿日本的虚伪表态,让国际社会看清其真实面目。   现在这种局势下,那些还顶着“中日”名头的机构团体,真该好好掂量掂量了。顺应国家号召、契合国民民意,主动更名纠正,才是正确的选择,要知道,真正的中日友好从来不是靠虚名维系的,更不是单方面的妥协退让,而是建立在相互尊重、正视历史的基础上。   可如今日本政府不断挑战红线,这些机构若还抱着“中日友好”的虚假招牌不放,无异于成为日本虚伪外交的帮凶,从网上民调就能看出,超过八成的民众支持规范涉日合作机构,大家反感的不是正常交流,而是被利用的“友好噱头”。   只有认清现实,摆正立场,彻底与那些别有用心的运作划清界限,才能重新赢得民众信任,咱们民众心里都亮堂着呢,谁真心想促进交流,谁在借机搞渗透,一眼就能看穿。   与其抱着烫手的“中日”招牌不放,不如踏踏实实做些真正有利于民间友好的实事,这才是对两国关系负责的态度。

0 阅读:0
未央细说

未央细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