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日本,我们一定要学俄罗斯! 日本不怕我们的航母,不怕我们的轰炸机,甚至不怕我们的核武器,日本真正怕的是中国破釜沉舟的决绝!是精准锁喉的战略决绝!是直击其死穴的狠劲! 早年间苏联对付日本,那股子“不跟你废话”的狠劲,到现在还让日本记着疼,二战结束后,苏联红军拿下关东军,没给日本留半点讨价还价的余地——几十万关东军战俘,没像其他国家那样随便遣返,而是直接拉去了西伯利亚。 不是虐待,是实打实的劳动改造,冬天在零下四十度的雪原上修铁路、开矿山,每天按定额干活,想偷懒?没门;想闹事儿?直接按纪律处置。日本政府哭着喊着要谈判,苏联就一句话:“战俘的处置权在我们手上,想让他们回去,就得按我们的条件来。” 后来即便遣返,也得让日本签了一系列协议,连北方四岛的实际控制权,就这么顺理成章地攥在了手里。 苏联在北方四岛的操作更绝,不管日本怎么抗议、怎么搞“外交斡旋”,苏联直接往岛上派驻军、建基地,修机场、架雷达,把四岛打造成了面向日本的“战略堡垒”,日本首相去莫斯科谈,苏联领导人连岛的事儿都懒得细聊,就一句话:“这是二战的胜利成果,没什么好谈的。” 后来俄罗斯继承了这一立场,哪怕日本用经济援助、能源合作当筹码,俄罗斯该在岛上搞军演还搞军演,该部署导弹还部署导弹,半点不让步,就是这股子“我占了就不撒手,你不服就来试试”的决绝,让日本几十年不敢在北方四岛问题上真动硬,只能年年喊口号,却连艘军舰都不敢往岛附近靠。 高志凯教授说“给日本一百个胆也不敢对华动武”,这话不是空话,背后全是硬邦邦的实力撑着,现在咱们的军事实力,早不是十几年前的样子——福建舰带着电磁弹射列装,航母编队能在西太平洋搞常态化训练,不用再看别人的脸色。 歼-20隐身战机成建制列装,绕岛飞行从“偶尔”变成“日常”,日本的雷达只能看着战机掠过,连有效跟踪都费劲。 东风系列导弹更不用说,东风-17的高超音速突防能力,东风-26的“关岛快递”覆盖范围,东风-41的战略威慑力,把日本全境、甚至它背后的美国军事基地,都纳入了精准打击范围,这些不是摆给人看的“花架子”,是随时能拉出去、随时能实战的硬家伙,每一件都在告诉日本:别想着搞小动作,真惹急了,你躲都躲不开。 更关键的是,咱们有撑得起“决绝战略”的军工体系——从稀土开采加工,到特种钢材冶炼,再到航空发动机制造,从导弹制导芯片到航母甲板钢,咱们有全球最完整的军工产业链,不用依赖任何国家。 比如稀土,日本造半导体、搞精密仪器、做导弹零部件,都得用咱们加工的高纯度稀土,咱们要是掐断供应,它的高端制造业就得停摆;比如特种船舶,咱们能自己造航母、造核潜艇,不用像日本那样,造个“准航母”还得偷偷摸摸,战时能快速补充舰艇;再比如航空发动机,咱们的涡扇-15已经列装,歼-20再也不用依赖进口发动机,能随时保持高强度战备。 这种“自己能造、能造得快、能造得好”的体系,才是破釜沉舟的底气——哪怕外部封锁,咱们也能持续输出战斗力,这是日本永远比不了的。 日本的死穴其实明晃晃摆在那儿,就看咱们有没有决心去戳,它九成以上的石油、天然气靠海运进来,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是它的“生命线”,咱们要是在关键海域搞常态化管控,它的能源供应就得慌。 它的半导体产业看着厉害,却离不开咱们的市场和原材料——日本半导体企业一半以上的营收来自中国,制造芯片用的高纯度硅料、光刻胶辅助材料,不少得从中国进口,咱们要是精准限制,它的半导体产业链就得断;它的农业更依赖进口,咱们要是收紧农产品准入,日本超市里的大米、蔬菜价格就得飞涨,老百姓的日子先乱了。 这些不是什么“秘密”,是日本的软肋,就像当年苏联攥着北方四岛一样,咱们只要攥住这些死穴,日本就不敢真跳脚。 俄罗斯的威慑是历史打出来的,苏联当年的狠劲让日本记了几十年;咱们的威慑是当下造出来的,靠的是实打实的实力、完整的体系,还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对付日本,光有武器不够,光有抗议没用,得像俄罗斯那样,让它清楚地知道:中国敢动真格,敢戳它的死穴,敢为了国家主权豁出去。 你觉得咱们现在最该先戳日本哪个死穴?要是真用俄罗斯的决绝手段,日本会最先服软吗?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