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业编剧节凑很快,为了赚快钱,两天一个本,一个月拍完一部电影是家常便饭。 最...
惜芹评过去
2024-02-29 16:01:30
香港商业编剧节凑很快,为了赚快钱,两天一个本,一个月拍完一部电影是家常便饭。
最开始写剧本的王家卫,显然不太适应这样的节奏。别人写完了一本,他还在原地修改。别人写完第二本,他丝毫没有任何进展。一个月过去,字数没有变动过。他被催稿是常事。
黄百鸣实在看不过去,找到王家卫,下最后通牒:我也是编剧,《搭错车》我只写了两天。我给你三个礼拜,写一个剧本交上来。
到了规定的时间,王家卫剧本是上交了。但得到的反馈是:废纸一叠。
王家卫自知呆不下去了,很快离开了新艺城。
离开后遇到了人生比较重要的俩个人:邓光荣和刘镇伟。
邓光荣和秦汉、秦祥林并称「台湾三大文艺片小生」的「学生王子」。他于1977年与弟弟邓光宙共同创立大荣影片公司,后来又成立了影之杰影业公司。
王家卫没能在黄百鸣的公司站住脚,倒是很顺利的进入了邓光荣的影之杰。在影之杰,王家卫认识了后来写《大话西游》的刘镇伟。
刘镇伟没涉足电影前,还在银行做信贷员。后来银行把刘镇伟调去参与电影投资项目,有机会拍了几部电影。公司垮掉后,刘镇伟看中了香港电影红火的商机,决定做电影,加盟影之杰。
王家卫和刘镇伟刚认识的时候,都很窘迫。刘镇伟穷得一度连计程车都坐不起,生活饮食上要时刻算计。为了蹭午饭,刘镇伟时常拉着王家卫到饭点的时候,去找老板聊剧本。
为了改变当时的囧迫局面,刘镇伟、王家卫约邓光荣在沙田一家酒店的咖啡厅商量对策。最后商量的结果,是一定要自己当导演才行。
刘镇伟把咖啡杯垫翻过来,边写边分析。当时文艺片、喜剧片、动作片都有人拍了,唯一还没有拍的,只剩下黑色喜剧。想着不如就拍黑色喜剧,说不定能看到希望。
刘镇伟和王家卫想了一个“鬼”故事。刘镇伟当导演,王家卫负责编写剧本。
刘镇伟知道王家卫喜欢拖沓,为了让王家卫快点赶出剧本,他规定王家卫坐在自己面前写,不写完不能回家。
在刘镇伟的高强压力下,王家卫才逼出来一部《猛鬼差馆》。
电影播出后反响很好。《猛鬼差馆》投资100万港元,票房有1000多万。王、刘二人第一次的合作相当成功。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