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效应来了,南太岛国当着全球对华喊出一句话,美澳同时破防:中方成了大赢家  

天天纪闻 2025-09-24 11:45:01

福建舰效应来了,南太岛国当着全球对华喊出一句话,美澳同时破防:中方成了大赢家   瓦努阿图内政部部长纳珀特就对着中方公开喊话。他直言,瓦方特别期待能尽快和中方敲定“安全和警务协议”。   这会儿中方的警务安全专家组已经在瓦努阿图扎下根了。他们正手把手教当地警员真东西,从中国功夫到防卫控制技巧,再到各类警用装备的操作方法,讲得细致又实用。   驻瓦使馆还把这事儿挂在了官网上,半点不含糊。这已经是第三个主动找中方谈安全合作的南太国家,前两个是所罗门群岛和斐济。   美澳媒体盯着这些消息,集体表现出“破防”姿态,嚷嚷中方成了“大赢家”。可明眼人都清楚,这根本不是什么“争夺”的结果,是实力把选择权摆到了台面上。   福建舰真不是艘寻常的航母。它的电磁弹射系统太关键了,能让舰载机带着满油满弹起飞,15分钟就能从冷启动切换到战备状态。   更厉害的是舰载机搭配,歼-35是五代隐身机,像把看不见的尖刀,专管抢制空权;歼-15T经过升级,载弹量和航程都提上去了,是重载打击的好手;空警-600被称作“海空司令部”,一上舰,航母编队的预警范围直接扩了一大圈,能实现“发现即引导打击”的闭环。   军事专家韩维说过,这三型机成功起降,意味着航母编队的作战能力实现了“代际跨越”。   以前辽宁舰守着近海,山东舰在周边海域巡逻。福建舰一加入,中国海军的三航母体系算是真正成型了。辽宁舰稳住家门口,山东舰镇住区域海域,福建舰则能直奔远洋,把影响力从第二岛链延伸到南太平洋。这种持续存在的威慑力,是美澳喊多少口号都换不来的。   瓦努阿图的选择,全是基于现实的考量。中方给的支持从来都是“干货”,没有任何附加条件。   中方已经往瓦努阿图派过两批警务专家组了。不光教功夫和装备用法,还送了警服、巡逻车,甚至帮着建了电子数据取证实验室,实打实提升当地的治安能力。去年瓦努阿图遭飓风袭击,中方第一时间派了包机和军舰送救援物资,这点当地老百姓都记在心里。   可美澳呢?他们把南太当成自家“后院”几十年,却净干些画大饼的事儿。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之前急急忙忙跑斐济,结果被当地代总理当面戳穿——“你们是在谈论我们,不是在和我们交谈”。   澳大利亚前总理莫里森更离谱,在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居然把“应对气候变化”说成“应对中国”。这些岛国最关心气候和发展,美澳却把他们当棋子,谁能甘心?   美澳这波“破防”,本质上是霸权思维在作祟。澳大利亚一直觉得南太该听自己的,连当地高官配偶多是澳大利亚白人这种事,都成了他们自视甚高的理由。可中方只是派了十来人的警务团队,给了点装备培训,他们就急得跳脚,防务官员扎堆抱怨“影响力被抢”。   更打脸的是055大驱“遵义舰”编队的那次行动。去年编队开到悉尼以东600多公里处搞实弹演习。澳大利亚飞往新西兰的民航都被迫改了航线,堪培拉当局乱成一锅粥。   澳国防部长马尔斯嘴上说“符合国际法”,心里却比谁都清楚实力差距——055上的巡航导弹射程超2000公里,整个澳大利亚多半都在打击范围内。   这些南太岛国心里门儿清。他们要的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安全保障,不是空洞的承诺。跟着能造电磁弹射航母、能送真装备、能在灾时伸援手的中方,比跟着只会指手画脚的“老东家”踏实多了。   福建舰的服役,等于把中方的“保护能力”明晃晃摆在了眼前:航母编队能持续巡航,意味着他们的安全需求能被及时响应。   美澳其实该醒醒了。他们的失落是自找的。美国忙着在全球搞对抗,澳大利亚跟着“奥库斯”协议瞎转悠,把南太的安全需求当筹码。   中方却踏踏实实地做援助、搞培训,用实力撑起了合作的底气。瓦努阿图喊出合作意愿的那一刻,就已经说明:南太不是谁的私产,主权国家自然会选真正靠谱的伙伴。   美澳与其在那儿喊“输了”,不如好好想想。时代早变了,颐指气使的“宗主国”派头早就不吃香了。在实力说话的年代,霸权幻觉迟早会被戳破。而平等相待、实打实做事,才是能留住人心的真道理。

0 阅读:3

猜你喜欢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