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取消印度50%关税惩罚,卡罗琳在例行记者会上对外表示:此前,由于印度对俄罗

烟雨评社 2025-11-13 11:35:04

白宫:取消印度50%关税惩罚,卡罗琳在例行记者会上对外表示:此前,由于印度对俄罗斯石油的采购我们对其采用了严格的关税惩罚,但是据我所知,他们现在已经大幅减少了俄罗斯石油进口,所以特朗普总统决定将取消对印度商品50%关税惩罚。 谁能想到,半年前美国还把关税大棒挥得虎虎生风。今年 8 月特朗普政府突然加码,对印度纺织、制药等 200 亿美元商品额外加征 25% 关税,叠加之前的税率直接飙到 50%,成了美国在亚洲下手最重的贸易伙伴。 当时白宫的理由很明确:印度 2024 年每天从俄罗斯买超 200 万桶石油,占总进口近四成,这是在 “规避对俄制裁”。印度气得当即反驳 “不公平”,还放话要采取反制措施,贸易谈判一度彻底停摆。 这场关税战里最难受的是印度出口商。纺织业作为印度就业大户,美国市场占了出口份额的 18%,50% 的高关税直接让利润缩水近三成,不少中小企业被迫暂停接单。 制药行业更头疼,印度生产的仿制药原本靠低价抢占美国市场,关税叠加后价格优势尽失,订单被孟加拉国、巴西的厂商抢走不少。穆迪当时就预警,这会严重打击 “印度制造” 的雄心,甚至拖慢经济增长。 印度的石油转向成了破局的关键。其实早在 1 月,印度石油部就悄悄成立跨部门小组评估非俄能源来源,只是一开始还舍不得俄罗斯的折扣油 ——2025 年上半年靠低价原油就省了近 170 亿美元。 但美国关税压力实在顶不住,3 月起国有炼油商率先动手,巴拉特石油直接停签当月俄油订单,印度石油公司把俄油份额砍到 25%,转头从尼日利亚买了 200 万吨原油,加工后出口东南亚还赚了 15% 的差价。 私营巨头也跟着踩刹车。信实工业的 Jamnaagar 炼厂是印度最大的炼油基地,之前俄油占比高达 50%,到 8 月硬生生降到 35%,转而采购美国得克萨斯盆地和非洲的原油。 连受俄罗斯股东影响的 Nayara Energy,也因为油轮被制裁锁定、成本涨了 12%,最终把俄油订单压缩了 30%。到 9 月,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的份额已跌到 16.8%,每天只剩 120 万桶,比峰值时砍了近一半。 印度的妥协里藏着精密的算计。虽然放弃俄油让国内油价涨了 0.5%,短期成本上升 8%,但他们早留了后手。一方面把非洲原油的进口份额从 10% 提至 18%,美国石油进口量更是暴涨 25%,刚好顺了特朗普 “增加美国能源出口” 的心意。 另一方面,9 月初印度和欧盟敲定精炼产品出口豁免,把加工后的成品油卖给欧洲拿补贴,硬生生把净损失控制在 3% 以内,这笔账算得相当精明。 美国这边的松口也有自己的小算盘。特朗普一直盯着美印 500 亿美元的贸易逆差,之前就放话 “要通过能源出口消除逆差”。 印度转向美国原油后,两国正推进一项重大石油天然气协议,还计划打造 “印度 - 以色列 - 意大利 - 美国” 贸易路线,这些都得靠关税减免来铺路。更别提军售合作,美国正想给印度卖 F-35 战斗机,总不能一直把关系闹僵。 有意思的是,这场博弈早有铺垫。2 月莫迪访美时,特朗普就当面放狠话 “你收多少税,我就收多少”,当时就暗示要搞 “对等关税”。 只是那时印度还在硬扛,直到关税痛感和能源调整形成合力,才促成了这次反转。卡罗琳在记者会上没提的是,印度还承诺接收滞留美国的非法移民,104 名印度移民已通过美军飞机遣返,这成了关税之外的隐性筹码。 现在再看这场关税反转,更像一场精准的利益交换。印度用俄油份额换来了出口市场喘息,美国则靠关税杠杆撬动了能源和地缘利益。 只是这种建立在短期妥协上的平衡能维持多久,谁也说不准。毕竟俄罗斯的折扣油诱惑还在,美国的 “关税大棒” 也没彻底收起,下次要是印度石油进口再反弹,这场博弈说不定又会换个姿势重来。 白宫一边把这叫做关税惩罚,一边又在和越南、菲律宾加强贸易磋商,甚至还放出信号说,愿意在东南亚寻找更可靠的伙伴。这可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战略切割。未来美印之间会不会继续合作?大概率还会。但这次关税之后,信任这张纸,已经被揉皱了。

0 阅读:58

猜你喜欢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