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失去的二十年,我们可以提前预见什么?

凝阳聊商业 2024-09-22 12:20:45
下文摘自 或许我们现在所处的境况并不是所谓的周期性经济萧条,而是如啄木若干年前所窥到的那样,是大变动的开端。经济从发展到停滞,而后衰退,这是每个国家的必经之路,我们如今走到了最后一站。若能适应这样的变化,做到节制有度,倒也能质朴地生活,还顺应了绿色环保的潮流。 日本是否也会像欧洲那样渐渐走向一个沉静有序但有阶层差别且阶层固化的社会呢?大部分的文明,好像都是这样步入成熟的:毅然抛掉明天会比今天更好的期待,学会知足常乐,然后意外地发现长期停滞期的生活也还算舒适安逸。不知是幸还是不幸,现在日本的年轻人已经有这种倾向了。 所以,90 年代就开始的“失去的十年”至今也没有结束,而且这种经济长期停滞的状态或许本身没有尽头。在 90 年代进入“失去的十年”时,很多人就在敲警钟,他们表示如果再不调整已经过时的产业结构,将会面临经济的衰退。但是zz家和各党派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现在已经过去 20 年了,这么长时间都没能解决的问题,很难想象在接下来的短短几年内可以得到解决。 从历史上来看,自由职业者本算不上“非正式雇用”。商人、技工都是凭自己本事过活,本就不属于安定的状态。认为契约、承包这类工作性质就低人一等的想法也是不对的。在产业资本主义时代的英国还有 19 世纪的日本,这类工作都属于“正式雇用”。只是在“一战”结束之后,随着重工业的发展,工程由大型工厂垂直统合管理,职工也通过签订合同成为专职稳定的工作人员,也就是在资本主义中企业成为一个计划经济性质的组织。 泡沫经济破灭后,整个日本社会、企业还有劳动者,都在绞尽脑汁去想怎么避害。公司简单粗暴地要下调用人费用,工会为保饭碗也不再要求涨工资。于是双方在停止招新人这一问题上达成共识。然后,社会对中老年人深表同情,因为他们整天生活在可能会被裁员的阴影之中。另一方面,那些找不到工作、为生存不得不从事廉价劳动的自由职业者的悲惨境遇却无人关注。因为一开始就没有工作,所以现在这种状态无非是之前状态的持续,算不上问题。

0 阅读:9

评论列表

吃个流沙包

吃个流沙包

2
2024-09-22 20:25

"经济停滞是否意味着文明将步入成熟"的议题很有趣。日本用了200年时间实现了通过经济和科技的力量消灭物质贫穷的社会目标,用经济指标衡量利弊的时代或许已经过去了,感觉现在主要的社会课题是恢复一些人性的东西。

凝阳聊商业

凝阳聊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