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救护车须配备医生护士司机担架工各1人,以及AED等设备】 【认定事实】2018年1月28日,李某某因胸部不适呼救“120”,经x急救x派往的急救医生诊治后转送xb医院,后李某某因抢救无效死亡。 【鉴定结果】x急救x对于被鉴定人李某某的医疗过失原因力大小为“轻微”作用。 【关于120救护车】1、我市院前医疗急救救护车车载医疗设备的配置包括药品、医疗耗材、医疗设备、应急救援装备等。 2、每辆值班救护车配备医生、护士、司机、担架工各1人。在公共场所的患者,尤其是呼吸、心跳骤停者,应首先抬上救护车,边救治边送往就近有救治能力的医院。本案中被鉴定人发病于公共场合,医方到达现场后选择第一时间由其相应工作人员将被鉴定人抬上急救车的医疗行为,符合上述规定。 3、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是指院前医疗急救机构按照调度机构的调度,在将急、危、重患者送达院内医疗急救机构救治前开展的以现场抢救、转运途中紧急救治和监护为主的医疗活动以及与院内医疗急救机构的交接活动。 4、医方根据代主诉、现病史、被鉴定人临床表现及体格检查等作出“初步印象”诊断为“呼吸、心跳骤停原因待查”不违反诊疗常规。 5、科学施救根本的核心内容就是及时、正确识别CA患者。及早识别CA发作,发作时第一反应者及时实施CPR,也称之为标准CPR((STD-CPR)。医方采取持续CPR救治措施不违反诊疗常规。 6、使用球囊面罩可提供正压通气,但未建立人工气道容易导致胃膨胀,急救中挤压气囊难保不漏气,因此,单人复苏时易出现通气不足,双人操作时,一人压紧面罩,一人挤压皮囊通气。如果仅单人提供呼吸支持,急救者位于患者头顶。 如果没有颈部损伤,可使患者头后仰或枕部垫毛巾或枕头,使之处于嗅闻位,便于打开气道,一手压住面罩,一手挤压球囊,并观察通气是否充分。 7、研究证实,对于VF患者每延迟lmin除颤,抢救成功率降低7%~10%,因此早期电除颤是CA患者复苏成功的关键之一。心律分析证实为VF或无脉性VT应立即行电除颤,之后做5组CPR,再检查心律,必要时再次除颤。 8、患者被送达院内医疗急救机构后,急救人员应当与接诊医生、护士交接患者病情、初步诊疗及用药情况等信息,并按照规定填写、保存病情交接单。 9、院前医疗急救医学文书包括院前急救病历、院前急救病情知情告知书、院前急救处方等,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谈话医生要签署正楷全名。 考虑“急性心肌梗死”生命体征不平稳者并院前行心肺复苏抢救必须书写抢救病历。另,《院前病情知情告知书》已有家属签字认可。 【法院判决】二〇二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判决,被告x急救x承担15%的责任,赔偿266907.35元。 【司法裁判案例】#医疗纠纷#
【医疗纠纷:救护车须配备医生护士司机担架工各1人,以及AED等设备】 【认定
梁伯伯
2024-03-16 23:36:43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