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证陷阱|你努力解释的样子,像极了犯罪

隔热额心理 2024-04-01 22:47:00
· 最近接到一则投稿,故事的主人公叫小雅: 有一个同事在跨部门沟通的时候,突然没来由的说,他没有办法做到某件事情是因为小雅没做好自己负责的部分,导致他的工作无法进行(逻辑上很荒唐莫名其妙,无法自圆其说) · 小雅当时很生气,立马跟她在群里battle,拿出一大堆证据表明已经把该做的部分尽善尽美了,可对方依然咄咄逼人,不断无理取闹甩锅,事后其他人都只是劝小雅想开点,这让她郁闷到极点…… · 事后帮她复盘,我说这就是自证陷阱的流氓逻辑:我说你有罪,所以你需要自证。哪怕自证成功,你也必然元气大伤。尤其在职场上,自证之所以越描越黑,就在于其本身就有漏洞。你预设了他人指责事实客观存在而进行反击,自然在气势上已经弱了三分 · 那些习惯性对自己高要求、批判自己的人,更容易被外界的质疑和指责动摇内心。如果说他人的声音是第一把利剑,那么自我批判就是伤害自己的第二把利剑 · 所以,当面对质疑/诬陷,我们该如何反击呢? 1、反向质疑来破局 谁质疑谁举证。如果同事质疑你的工作出了纰漏,你不妨问他,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是你的工作出现了岔子? · 把举证的事情交给质疑的人,让他来为自己说出的观点去找事实依据。如果没有找出,那么质疑自然是空话。如果他找出了事实依据,你再上场辩驳,才不会在一开始就落入下风 · 2、明辨质疑出发点,不被评价牵着走 有时候,他人的质疑和指责的出发点不一定客观理性,更多是出自主观的看法 · 比如,同事指责你工作出岔子,工作态度敷衍。你就要弄清楚,是因为你的因素导致了他工作效率的低下,还是因为他想找个不明真相的心软背锅侠?如果是前者,你要做的是和他好好复盘工作情况,分析情况。如果是后者,你就发挥“谁质疑谁举证”的主人翁精神,拒绝被道德绑架 · 3、只做筛选不自证,允许异议共存 与其把时间花在和他人辩证,极力证明自己的无辜和清白上,不妨从一开始就筛选掉那些总是干扰你的声音。多把时间花在精进自己上,而不是与外界的声音抗衡。学会避免和不同层次的人争辩,能大大减少内耗 · 面对质疑,高手从来不问为什么,而是凭什么,用实力说话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