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废人|摆脱假努力,不做积极废人

隔热额心理 2024-06-21 12:24:42
·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 周末立flag要早起学习,闹钟从7点半响到8点半,最后一觉睡到大中午; 沉迷于报课,不报怕错过,报完又不学,最后资料都在收藏夹吃灰; 决心减肥,发誓不瘦十斤不换头像,但运动几次后,就因为太累选择放弃 · 生活被各种积极信念填满,实际情况却没见好转,仿佛每声勤奋的呐喊背后,都有一根推不动的“进度条” · 对于这种情况,有一个专门的形容词:“积极废人” 思维积极向上、渴望进步,频繁给自己梳理目标,但行为却宛如废物,控制不住间歇性享乐,并在之后感到恐慌,为自己的懒惰感到自责,经常半途而废 ·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 这源于一种被动的“习得性无助”。有改变的想法,但往往行动力不足,只能从假装努力开始短暂处理焦虑情绪,立flag、喊口号、贴标签……这让我们短暂地感到满足、愉悦、有成就感,并逐渐对此上瘾。就像网上有句话:懒惰久了,稍微一努力,就觉得自己在拼命 · 当然,还有一些“积极废人”其实很有行动力。比如,熬夜把PPT做得很详细,但都没写到点子上,内容并没有什么实际价值。这实际上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掩饰战略上的懒惰。TA们并不懒、也不差,更不缺行动力,只是内在不够稳定强大,还躲在安全区域内,不敢冒险去改变。毕竟,再无用的行动也会积累力量,再缓慢的成长也会带来突破 · 当一名“积极废人”终于明白自己“废”在哪里时,或许,都能成为一个“积极的人”: 1、降低期待,做到比昨天更进一步 把“渴望变成理想中完美无缺的人”作为行动目标,往往会因为脱离现实而不能实现,遭受很多挫败感。而降低标准,把“比昨天的自己更棒”作为行动目标,更能激发自信,获得更多行动力 · 2、容纳超载的焦虑 焦虑,是耽误行动的大敌。消除阻碍的方式,是用一个安全的容器来容纳焦虑,确保它保持稳定、不过度泛滥。比如,把焦虑化为文字、图画,就是在用想象力来容纳焦虑 · 3、认清改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比起逼自己长时间保持专注,先做两分钟想做的事。因为我们更需要通过增加过程中的积极体验,给自己动力,自觉自愿地延长专注的时间 · 愿你能撇开所有的顾虑和标签,以最喜欢的姿态过好这一生

0 阅读:8

评论列表

无名号仁波切

无名号仁波切

1
2024-06-22 19:58

伪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