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听障女孩被父母包办婚姻,嫁给一个健听人。婚后却遭遇家暴,两次被丈夫殴打流产。她想离婚,却被丈夫拒绝。无奈之下,她离家出走。直到在一家工厂打工时,遇到了谭婷,才在她和同事的帮助下,成功维权,脱离苦海。
谭婷是谁呢?
她出生在四川大凉山,8岁时因医疗事故丧失听力。刚考上大学,父亲就去世了。毕业以后,学特殊教育专业的她,却加入了一个律所,成为一名聋人律师助理。
看到一个个聋人遇到法律问题,能够提供咨询的人却有限,她决定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克服了没基础,便于聋人学习的资料少等困难,以及第三次考前一周目前去世的打击,她连考三年,成为我国第一位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聋人。
之后,她成为一名聋人律师,不但在现实中为聋人们提供法律帮助,还在抖音上用手语为聋人们普法,提供帮助。开始那名听障女孩就是这样得到了帮助。
今天是世界残疾人日,看到谭婷的故事,作为一名法律人,真是十分感慨。
在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时,许多健全人都难以解决,更何况是存在一定交流困难的聋哑人和盲人呢?
虽然说目前法律上,对于这些残疾人的权益也有考虑。比如说,我国《刑法》就考虑到又聋又哑的人以及失明人,在社会生活中,接受教育、了解事物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辨认事物的能力也会低于正常人,所以特别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但是,这显然是不够的。
由于交流困难,所以聋哑人、盲人在遇到法律问题时,有的不知道该怎么维权,有的想维权,却找不到能够提供帮助的人。
作为一名法律人,当然也愿意为聋哑人等残疾人提供帮助,但是在遇到聋哑人时,却也感觉到交流起来存在困难,想提供帮助,确实力有未及,不得不再找一位手语翻译。但对于一些专业的法律术语,就不知道他们是否翻译到位了。
当然,现在法院有同步语音输入系统,可以将法庭上各方的话同步转换为文字,减轻了聋哑人参加诉讼的成本。但不少聋人,都存在着语言障碍,这些系统可以帮助聋人知晓其他人说了什么,却不能帮助他们表达,他们想说明自己的意见,还是只能通过手语或者文字,问题还是不能完全解决。
所以,这个时候,谭婷这样的聋人律师才显得特别重要,不但可以与他们无障碍交流,充分理解他们的需要,同时也能够充分体会他们的感受,更切身处地的为他们提供帮助。
但是,全国有2000多万的聋哑人。虽然说谭婷律师已经想方设法地为他们普及知识,提供帮助,但是这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我们这些法律人,也应该关注这些聋哑人的法律需求,通过文字或者其他方式,减少聋哑人学习法律的成本,维权的成本,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提供帮助。比如说,在制作普法视频、教学视频时,能不能都配上字幕。像谭婷那样,“把正义的声音带到无声的角落里!”



